团队建设
钢结构团队——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顾强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有教师15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国家级、省部级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专家”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获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学术带头人2人,获“333工程”中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学术带头人2人,获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骨干教师4人。
承担的主干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概论、结构稳定理论、组合结构、土建工程基础、科技与专业外语、高等钢结构、薄壁杆件、材料性能与构造设计、大跨度钢结构、结构分析软件等。
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钢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新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钢结构抗火等。
教学成果:主编和编写教材6部,其中《钢结构基础》和《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钢结构基本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9项,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作为主要编制单位完成《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同时主持“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2008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钢结构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市厅级及横向课题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8项。参编《钢结构设计标准》等9部规范/规程,出版学术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2007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科研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014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混凝土与组合结构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邵永健,博士,教授,硕导。
团队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博士14人,拥有1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以上国外访学经历教师13名。
承担的主要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概论、结构试验与检测、建筑工业化、BIM原理及工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筑工程软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等。
主要研究方向:混凝土与组合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与抗火、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近场波动数值模拟等。
教学成果:主编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和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土建工程基础》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和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各1项。获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获全国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教师混凝土结构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江苏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项。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5篇、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共建研究生工作站3个,1个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科研成果与师资建设:近五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含重大项目1项)、其他科研项目40余项;研究成果获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苏州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以及多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出版著作4部,参编标准6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获批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2人,苏州市高层次人才4名;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校优秀教师4人,校青bst818贝斯特官方网站教师标兵1人;2人在省级教指委担任委员;“混凝土与组合结构教学团队”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